20
2025-01
优秀征文展播(五)|数字化转型助力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合规创新文化建设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陕西有色金属集团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拥抱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制造,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更能助力合规创新文化建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数字化转型开启企业发展新征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陕西有色金属集团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重塑。
2024年8月27日,为高质量推进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制造工作,建立“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业务信息化协同工作机制,遵循“业务主导、技术支撑”向“业务主导、技术引领”变革的建设规律,提高决策和执行质效,经集团公司研究,决定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生产运营组、财务管理组、项目管理组、人力资源组和综合管理组五个业务工作组,旨在合规创新文化的引领下,各管理业务积极纳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数字化的智慧和力量。
二、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合规管理
“事事都合规”是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坚守的经营原则之一,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够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降低法律风险,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在传统的企业运营模式中,合规管理往往面临着信息不透明、流程繁琐、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而数字化转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方面,集团公司产业监控及应急指挥中心是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企业运营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通过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平台,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各项业务活动的动态,发现潜在的合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纠正。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企业的生产数据、一利五率等数据等进行分析和挖掘,展示出异常和潜在的风险。
另一方面,集团公司OA办公系统是数字化转型推动优化合规管理流程的重要抓手。传统的合规管理流程往往依赖于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错误。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提高合规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集团公司国资在线监测系统还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监管与省国资委监管机构双重监督作用。通过建立数字化的监管对接平台,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内部监管情况,向监管机构报送合规数据,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同时,外部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对企业进行实时监管。
三、数字化转型激发企业创新发展
“人人善创新”是陕西有色金属集团的鼓励的价值观之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数字化转型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新产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进、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建设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和协同化,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探索“互联网+有色金属”的商业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内部的协同创新。通过建立数字化的集中管控平台,企业可以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员工可以通过协同平台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推动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可以建立CRM系统,通过开放平台、合作创新等方式,与供应商、客户、科研机构等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拓展市场空间。
四、共创、共享、共成长,与企业数字化转型携手前行
数字化转型助力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合规创新文化的建设,也为员工与企业共创、共享、共成长提供了舞台。
集团公司各级员工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思维、互联网思维,创新运用数字化手段合规开展各项业务,持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工作要求,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成长和进步,为集团公司“2155人才梯队”建设和“四支队伍”建设强练适应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科技素养,形成员工与企业之间一种共创、共享、共成长的奋斗情怀,激励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合规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两只翅膀,它们并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合规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展望未来,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向更高层次迈进。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一方面加强合规管理,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合法合规;另一方面鼓励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和新技术应用,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
(作者:席飞)